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探索新闻 > 正文

被水坝毁掉的长江生态系统

0
分享至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曾长期被誉为中国的天然鱼仓。然而随着长江上大量水电大坝的建设,长江鱼类受到严重影响,生态系统面临崩溃。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曾长期被誉为中国的天然鱼仓。然而随着长江上大量水电大坝的建设,长江鱼类受到严重影响,生态系统面临崩溃。

若鱼类灭绝,长江生态系统面临崩溃

鱼类是长江上生物链的关键环节之一,没有鱼类,以鱼类为生的其他动物就将无法存活。没有鱼来吃掉水体里的浮游生物,水体也将失去一项重要自净功能。如果鱼类灭绝,整个长江流域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体系就面临崩溃。

那么,长江里的鱼类,到底还有多少?

金沙江上游129种鱼类不见踪迹

2013年6月,长江上游联合科考团在金沙江上游进行渔业资源采样时,虽早有心理准备,但结果还是让他们感到吃惊:三次鱼类资源采样仅仅发现17种鱼类样本,其中还有3种外来物种,而历史上金沙江流域监测鱼类有143种。

从1954-2011年,年渔获量减少33万吨

整个长江到底还有多少鱼,在相关科研缺失的情况下,以历年渔获量或可见一斑。长渔委提供的资料显示,1954年,长江流域渔业捕获量为43万吨,1955-1971年,年均捕捞产量26万吨,其后便开始下降,到1980年代,鱼产量年均波动在20万吨左右,1990年代鱼产量约为80年代的一半,而到2011年,捕捞量已经不足10万吨。

“长江三鲜”之首的长江鲥鱼基本绝迹

更具体的数据是:长江口区刀鲚、凤鲚等鱼类资源急剧衰退,刀鲚由2001年的694吨下降到2011年的50吨,凤鲚产量也由2001年的1182吨下降到2011年的不足50吨,而曾经位列“长江三鲜”之首的长江鲥鱼,年产量最高达1600吨,现在已基本绝迹,河豚、团头鲂、长江刀鱼、黄颡鱼、中华鲟等也已难寻踪影。

由此可以看出,长江水生生物链中各个物种的资源状况已经全面衰退,整个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水电大坝彻底斩断鱼类迁移通道

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在威胁鱼类的诸多因素中,水电工程是最主要的。虽然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对长江鱼类数量也有影响,但只要保持长江连通性,鱼类至少可以选择迁移来躲避捕捞和水污染,而水电大坝会毁灭鱼类栖息地,破坏产卵场地,截断迁移通道,彻底斩断鱼类的生命线。

葛洲坝水电站截断中华鲟产卵之路

1971年,葛洲坝水电站开工修建,中华鲟这种古老鱼类洄游至金沙江一带产卵的必经之路被截断。上世纪80年代初,长江里大约有2000-6000尾中华鲟。之后每况愈下,到2000年左右,只剩下200-500尾。自从葛洲坝截流以来,每年回到产卵场的成熟鲟鱼下降50%-75%。产卵之路被截断,中华鲟繁殖困难,结果导致自然种群绝迹。

三峡大坝蓄水后,“四大家鱼”鱼苗骤减90%

1994年,三峡工程开工。专家称,由于栖息地面积缩小约1/4,三峡工程将使约40种鱼类受到不利影响,约占上游特有种数40%。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至139米,通过泄水闸的鱼苗受氮气过饱影响,多数死亡。2007年蓄水至156米,通过泄水闸的鱼苗3.16亿尾,98%死亡。2008年从三峡下泄的家鱼苗9.12亿尾,同样大量死亡。而长江久负盛名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因三峡大坝建成蓄水,最适宜的产卵环境丧失了,鱼苗产量急剧下降,监测显示,2004-2006年的平均鱼苗发生量与2003年蓄水前相比,骤减90%。

长江生态系统破坏会致连带危害

长江水生系统并非孤立,与陆生生态系统(主要通过鸟类等)及海洋生态系统(通过洄游性鱼类等)相互联系,长江生态系统被破坏,水生生物多样性丢失,将引起与之关联的生态系统失衡。

补救长江生态系统,效果并不明显

面对被电站规划和建设撕扯得支离破碎的鱼类栖息地,专家绞尽脑汁,力图做出补救措施。补救措施主要有两种——仿建鱼类生态通道和人工增殖放流。但这些补救方案无法真正挽救被推向绝境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

人工增殖放流,多数鱼苗仅存活20天

所谓人工增殖放流,就是从长江里捕捉野生鱼类,进行人工取卵取精,人工授精,繁育幼苗,放入长江,从而增加种群数量。然而多种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并不成熟。从中华鲟的命运来看,人工增殖放流的效果并不明显。人工繁殖的鱼苗存活期短,多数鱼苗存活期不到20天。而且幼鱼放流对补充中华鲟资源增长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人工放流的鱼只占资源总量的3%-5%,而中华鲟产卵群体较大坝截流前下降了50%。

国际上鱼道设施鲜有成功案例

另一个补救措施是修建过鱼设施——鱼道。然而过鱼设施在中国论证了近半个世纪,专家、主管部门、建设方总是无法达成共识——结果就是,葛洲坝没有鱼道、三峡工程也未修建鱼道。濒危鱼类研究专家称,即使是小南海水电站的鱼道修建成功,也不能让所有的鱼类都通过,因为鱼的大小和生活习性都不一样,对于一些适应于激流环境并且多为摄食底栖生物的特有鱼类,是无法通过鱼道互相交流的。而且目前在国际上综合性的鱼道还很少有成功的案例。

长江上修建水电工程,固然是为了提升经济效益,造福人类。但水电大坝所造成的长江生态系统恶化,亦会威胁人类。不顾生态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模式。而如何找到这个平衡点,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低月租+大流量”的卡?去营业厅却不能办?

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低月租+大流量”的卡?去营业厅却不能办?

号卡哆哆
2025-07-02 11:52:34
日本今日有毁灭性大地震?日本政府回应

日本今日有毁灭性大地震?日本政府回应

极目新闻
2025-07-05 07:34:50
小米GU7硬派越野车假想图曝光:圆润车头有点怪?

小米GU7硬派越野车假想图曝光:圆润车头有点怪?

手机中国
2025-07-04 18:44:12
44岁女星巨缘圣北京病逝!死因曝光让人唏嘘,最后露面长得很漂亮

44岁女星巨缘圣北京病逝!死因曝光让人唏嘘,最后露面长得很漂亮

娱乐圈圈圆
2025-07-05 11:30:19
皇马取得领先!小将贡萨洛连场破门,皇马1-0多特

皇马取得领先!小将贡萨洛连场破门,皇马1-0多特

雷速体育
2025-07-06 04:13:19
CBA成为跳板!上海男篮场均35分外援,新下家正式确定,球迷怒了

CBA成为跳板!上海男篮场均35分外援,新下家正式确定,球迷怒了

十点体坛
2025-07-05 15:51:20
表妹结婚借走我52万项链,结束却说丢了,我安慰她是假的她却慌了

表妹结婚借走我52万项链,结束却说丢了,我安慰她是假的她却慌了

小卿情感故事
2025-07-05 19:24:39
她们一边做饭一边卖淫

她们一边做饭一边卖淫

法律读品
2025-05-05 17:24:28
三位港独艺人妄图内地捞金,遭遇滑铁卢!演唱会取消,全面遭抵制

三位港独艺人妄图内地捞金,遭遇滑铁卢!演唱会取消,全面遭抵制

归史
2025-06-06 14:49:41
新疆首富也坚持不住了

新疆首富也坚持不住了

蔚然先声
2025-07-05 08:41:51
1235比28!7月4日以色列伤亡名单正式公布,原来是被伊朗黑客泄露

1235比28!7月4日以色列伤亡名单正式公布,原来是被伊朗黑客泄露

科技处长
2025-07-05 22:23:02
儿媳带亲家住进我买的全款房,还要求过户房产,我直接收回全款房

儿媳带亲家住进我买的全款房,还要求过户房产,我直接收回全款房

施工员小天哥
2025-07-05 06:27:17
去年四强全军覆没,今年温网将产生新的女单冠军

去年四强全军覆没,今年温网将产生新的女单冠军

懂球帝
2025-07-06 00:45:02
坏消息传来,要严查退休人员,到底咋回事,“4类人”可能逃不掉

坏消息传来,要严查退休人员,到底咋回事,“4类人”可能逃不掉

诗词中国
2025-07-04 15:16:46
多趟飞成都航班备降周边机场,有市民冒雨去机场接机,发现亲人到重庆了

多趟飞成都航班备降周边机场,有市民冒雨去机场接机,发现亲人到重庆了

极目新闻
2025-07-05 12:28:05
大爷穿破军装坐高铁被富豪嘲讽,到站时上百军人列队,她脸都白了

大爷穿破军装坐高铁被富豪嘲讽,到站时上百军人列队,她脸都白了

今天说故事
2025-07-04 18:26:20
你好!游本昌同志

你好!游本昌同志

上观新闻
2025-07-04 22:09:58
一觉醒来,中国金花3胜2负!张帅双打3连胜,2小将温网开门红!

一觉醒来,中国金花3胜2负!张帅双打3连胜,2小将温网开门红!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7-06 06:29:28
“不想余生留遗憾”65岁大爷为追求真爱,再婚1年后,却后悔不已

“不想余生留遗憾”65岁大爷为追求真爱,再婚1年后,却后悔不已

烙任情感
2025-07-05 07:37:55
这是希岛あいり(希岛爱里)最初也是最后的传奇共演!

这是希岛あいり(希岛爱里)最初也是最后的传奇共演!

孤独的独角兽影视
2025-06-09 09:55:15
2025-07-06 08:35:00

头条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还给人民自由

头条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还给人民自由

体育要闻

史上最真实的F1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

娱乐要闻

汪小菲带娃出游 马筱梅小玥儿感情超好

财经要闻

特朗普签署 美国万亿减税支出法来了

科技要闻

盘古团队回应抄袭事件:严格遵循开源要求

汽车要闻

31.6万元起售 蔚来新ET5/ET5T/EC6冠军纪念版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教育
时尚
本地

亲子要闻

记住如果没有妈妈这个家早散了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什么是欧拉线?一起学习数学历史!

超适合夏天穿的20条裤子!凉快透气!贼显瘦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