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的成本为锰的十倍,是导致不锈钢中添加锰的主因
据央视报道,传统意义上的不锈钢分为300系列和400系列,主要都是加镍和铬,300系列镍多铬少,400系列铬多镍少。2004年以后,由于镍价格飙涨达到15万元/吨-20万元/吨,而锰平均价格只有2万元/吨-3万元/吨左右,行业内开始用锰替代镍,降低不锈钢制品的市场价格,含锰的锅被称为200系列或者锰系列。[详细]
而200系列是多种标号的不锈钢中质量和耐腐蚀性最差的,这类钢存在塑性差、焊后塑性和耐蚀性明显降低及缺口敏感性较高等缺点,并不适合作为厨具原料。300系类(即奥氏体不锈钢)则是不锈钢中质量最好和应用最广泛的,300系不锈钢1913年在德国问世,在不锈钢中一直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其生产量和使用量在世界范围内占不锈钢总产量及用量的70%。因为其耐腐蚀性高,一直被当做餐具的首选,但随着近年来镍的价格飙升,300系不锈钢的也一路价格高涨,逐渐淡出了中低端餐具市场。[详细]
德国和日本的顶级厨具厂多是百年老店,技术和原料是保证质量的前提
日本和欧洲的顶级厨具生产商多是历史悠久,最年轻的也有一百多年,德国菲仕乐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双立人创立了超过270年,更是在1783年就建成了自己的炼钢厂与钢材实验室。数百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是这些厨具的安全性上佳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德国和日本的世界领先的金属制造业则是厨具安全的基础,根据英国《金属导报》杂志报道,中国钢企产量虽然世界领先,但其实只是在粗钢产量上占据市场份额一半,而精钢目前国际上仍然是被日德钢企所垄断。最后,德日对餐具生产标准的严苛要求也进一步保证了质量,在德国的刀具企业,一把刀需要经过至少200多道工序和检查才能最终出厂。[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