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让中国每年能赚1500亿美元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产业转移,让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实际的利益。在普遍存在的纺织行业“制造贩卖”模式之下,中国从全球纺织品行业高达750-850亿美元/年的采购额中分得一杯羹。这一利益也在电子工学领域EMS(委托制造服务)等制造领域有广泛体现。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大多数国际领先的制造商在中国建厂,并且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对中国制造的产品的需求每年以20%至50%的速度增长,而与之相伴的是中国商品出口的急剧成长和庞大的贸易顺差。2005年,中国的经常账户剩余上升到了1608亿美元,每年流入中国的外汇大约为1500亿美元。[详细]
产业转移每年解决4500万中国人就业
投资和项目建设的投入,直接带来了就业。而在目前没有改变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环境面前,中国这个“世界工厂”需要来自海外的订单来缓解就业压力。直接来自外部投资吸收的劳动力数量也不可小视,改革开放后这一数据逐年增加,由1985年的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583万人,年均递增72万人,对同期全国城镇就业新增数的贡献率达到9.5%。而由于全球市场需求带来的本土就业促进,占到了中国经济体的半数。2008年,海外投资创造了三成工业产值、21%的税收、55.3%的出口,直接吸纳就业人口4500万。[详细]
产业转移间接地保障了中国社会稳定运行
2010年中国总理温家宝曾撰文称,经济增长低于8%就会有问题。他在文章中指出,近年来中央一直把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在8%左右,从宏观调控上看,每年都有不同的考虑和要求,但是有一条始终没有变,这就是促进就业。而来自海外智库的评估也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经济年增长率需要达到4%以上才能确保社会稳定和政党执政稳固。承接发达国家的转移而来的工业生产,让中国的就业率保持稳定,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这间接为社会稳定发挥作用。[详细] 产业转移丰富中国产业结构,50%的汽车制造厂在中国 20年内中国产量占全球工厂产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左右上升至25%。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也将继续增长。大众汽车公司计划2008年以前投资60多亿美元在中国建立工厂,通用汽车公司也计划大致在同一时期投资30亿美元用于中国的项目。汽车制造商及其全球供应商每年花费550~600亿美元采购大宗化学品和特殊化学品,这一数字占其全球营业额的大约5%。截止2009年6月,中国已经累计接受外商投资企业67万家,500强中有480多家在中国投资,而始于1990年代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重型工业转移中,汽车、化工行业5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中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