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人工流产以及避免新生婴儿被杀害或弃置于危险之中,欧洲许多国家都设有一种叫做“弃婴保护舱”的装置,让没有能力或不愿抚养婴孩的家长匿名地将婴儿置于其中。
现代弃婴装置在德国已有一定规模。2000年,德国汉堡出现了第一个现代弃婴箱。接着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目前,全德有大约90个弃婴箱,他们大部分设在医院,首都柏林就有4个。
图为德国弃婴箱
在柏林南部的圣约瑟夫医院,弃婴箱设在医院大楼外远离正门的一条僻静廊道尽头。廊道弯弯曲曲,外部爬满藤蔓。有一个标识指向树叶掩映的小径深处,上面写着“Babywiege”(取德语中“摇篮”的意思)——婴儿收容。站在廊道外是看不见弃婴箱附近情况的,弃婴箱附近也没有摄像头等监控设备,目的是最大限度保护弃婴者隐私。
图为工作人员用玩偶模拟放置过程,展示弃婴箱内部
弃婴箱长约70公分,宽约40公分,嵌入墻体,内部有门与医院儿科相通。一尘不染的钢制活动门上有一个把手,打开外部的小门后可以看到,箱内放着一层褥子、一个软枕和一个白色信封。信封内是一封给弃婴者的信,注明医院的联系方式,告诉你如果改变了主意可以联系谁。鼓励弃婴者向医院寻求帮助。信上写着:
亲爱的弃婴的母亲:
“我们知道把孩子给人对你来说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请你放心,我们会给你的孩子全身心的爱,尽我们所能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开始。不管怎样,孩子都有活下去的权力。
如果你改变了主意想要回孩子,请给我们足够的信任,回到这里找我们。我们很乐意为你提供帮助,看到孩子能和生母团聚,我们也会很开心。即使你不回来找孩子,在你需要帮助时,我们也愿意给你提供建议。请不用担心会有警察找你,如果有需要,给我们打电话,我们随时帮助你。
你得知道,有一天你的孩子可能想知道他(她)生母是谁,如果你想把相关的信息留给我们,我们将在需要时帮你传达。”
图为弃婴箱里放置的信
弃婴箱外门一旦关闭便无法再打开。婴儿一动便会箱内的传感器便会启动,摄像机开始记录这个新的到来者。约1分钟后,医院警报便会响起,儿科护士打开内门,抱走婴儿。整个过程是完全匿名的。
婴儿会先被送到医院护理,然后送到家庭寄养,最后进入合法的收养体系。如果弃婴父母反悔,可在8周内联系医院,经DNA测试确定身份后取回婴儿。但是在最后的阶段就不行了——如果婴儿已经被收养,就没法再反悔了。
图为一个叫托马斯的男孩,他被遗弃在弃婴箱不久后又与父母团聚
根据数据统计,在2000年至2010年5月间,德国弃婴箱共收容了278名弃婴。德国汉堡的一处弃婴箱在2002年至2012年间,共收容42名婴儿,后来又17个母亲联系了管理处,其中有14个把孩子要了回去。
这个举措已经被德国社会普遍接受,但它目前还处于法律的灰色区域。事实上,关于是否应该设置弃婴箱的争论从未间断。但就像德国运作弃婴箱的一位负责人Gabriele Stangl所讲 ,他们无法决定这些孩子是否会被遗弃,他们只是做一些已经遗弃后的善后工作。
我们上面所介绍的,也仅仅是关于他们如何具体来善后。
延伸阅读:【另一面】弃婴安全岛:管不住大人可救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