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探索新闻 > 正文

科学家发现太阳风入侵地球高纬窗口

0
分享至
核心提示:近日,科学家发现太阳风入侵地球高纬窗口,巧妙地利用多个航天器的联合观测数据,锁定了这个窗口在高纬的位置,并以精细的计算机模拟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解释了其打开的方式。

科学家发现太阳风入侵地球高纬窗口

地球磁层是保护我们家园的最外层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免于遭受太阳风带电粒子的轰击。但是一小部分太阳风粒子仍可通过各种“窗口”入侵地球磁层。一些已探明的窗口主要发生于地球磁场活动较为活跃的时期,而在地球磁场活动相对平静的时候,这种窗口在何处,以何种方式开放,一直悬而未决。最近,一个由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为主导的中欧美国际合作团队巧妙地利用多个航天器的联合观测数据,锁定了这个窗口在高纬的位置,并以精细的计算机模拟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解释了其打开的方式。

太阳不仅照亮了太阳系,还时时刻刻都在朝四面八方喷出以氢原子为主的等离子体。这些名为“太阳风”的高速等离子体流携带着巨大的能量冲击着行星大气层,试图通过多种途径入侵行星。太阳系中有六颗行星具有全球性的磁场,地球是其中之一。这种全球性磁场可以有效的阻挡和偏转大多数来自太阳大气的太阳风带电粒子,并防止这些带电粒子与行星大气层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在近地空间由地球磁场所控制的区域被称为磁层,它是使地球生命得以保护以及空间飞行器免受损伤的最重要屏障之一。但磁层仍对小部分的太阳风带电粒子开放窗口,允许其进入磁层,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粒子可以有效的得到加速,参与到磁层、电离层和高层大气中的许多物理过程,如:磁暴、磁层亚暴、极光和其他的空间天气效应,这些空间天气效应将给卫星、通信网络、电力设施和航天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威胁宇航员的健康。因此,研究太阳风等离子体如何进入地球磁层是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领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太阳风本身携带着源于太阳的磁场,称作行星际磁场,它是控制太阳风粒子进入量的一个重要开关。当行星际磁场呈南向时,一般认为太阳风等离子体可以通过磁场重联过程进入了低纬区域。尽管之前有研究表明在行星际磁场北向期间(在此期间地球磁场一般是较为平静的),可能会有更多的等离子体进入磁层形成了相对厚的低纬边界层和更加稠密的等离子体片,但在这些条件下太阳风进入磁层的主要机制(以及穿越磁层顶的位置等问题)并不清楚,仍存在较多争议。对于进入磁层的太阳风等离子体是否是由于高纬磁重联、脉冲穿透,抑或来自低纬发生的不稳定性或者梯度漂移形成,现在仍无定论。

此外,人们对于中高度磁层极尖区之后的高纬极尖区的性质了解甚少,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覆盖此区域的空间探测任务。人们已经知道的是,磁层的尾瓣(lobe)占据了高纬区域的磁尾大部分体积,是储存磁能的区域,包括来自电离层的稀薄的低能离子。虽然以前的观测和数值模拟已经推断其中的等离子体可能来自于磁层以外的区域,如磁鞘中被压缩的太阳风可能会进入高纬尾瓣区域,但几乎没有关于这些等离子体进入的直接观测,部分原因是这些区域缺乏局地的探测,这很大的限制了我们认知这个区域的能力。而具备四颗卫星的欧空局Cluster项目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既有覆盖这个区域的轨道,又有一套前所未有的多点卫星探测系统。利用Cluster卫星数据,科学家们在地球磁层高纬区域发现了几个新的且意想不到的太阳风进入区域,即如图所示,位于地磁活动平静期间极尖区尾向的尾瓣区域。通过多个观测证据以及全球的磁流体力学(MHD)的数值模拟,科学家们讨论了几种太阳风粒子注入磁层的可能机制,最后认定这些区域最有可能由高纬磁层顶发生的磁重联产生。研究还发现,在地磁活动平静期间,这些区域的出现率足够的高,说明它们可能主导了等离子体进入地球磁层的过程。

该项发现可能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太阳与地球生物圈演化的关系。当前大气氧含量为21%,但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里却并非一直如此。24.5亿年前地球大气氧含量突然从不足目前水平的十万分之一上升至目前水平的百分之几,为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的演化铺平了道路。主流观点认为,原始大气中的甲烷分解后氢原子逃逸到太空中,留下的氧原子增加了大气氧含量。但是当前发现的太阳风氢离子进入窗口则表明,无论行星际磁场的方向如何,亿万年来太阳风可能一直在向地球大气补充着氢原子。因此,科学家们如果在他们的模式中加入来自太阳风的氢原子,可能会更加正确地理解地球大气的损失过程。

日前,这篇题为《地磁平静期太阳风向地球磁层高纬的进入》的文章2月1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宗秋刚教授与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史全岐教授领导完成,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的大力资助。(来自:科学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关税仅剩10%!中美联合声明终于来了,美国对中方称呼都改变了

关税仅剩10%!中美联合声明终于来了,美国对中方称呼都改变了

涵豆说娱
2025-05-12 17:02:45
恶搞"印度坠机",丢脸丢到全世界

恶搞"印度坠机",丢脸丢到全世界

难得君
2025-05-12 14:00:59
NBA准状元弗拉格联合试训体测数据公布:裸足身高202.5厘米

NBA准状元弗拉格联合试训体测数据公布:裸足身高202.5厘米

仰卧撑FTUer
2025-05-13 08:16:02
中美联合声明发表后,白宫发文庆祝:特朗普总统赢得历史性贸易胜利

中美联合声明发表后,白宫发文庆祝:特朗普总统赢得历史性贸易胜利

不掉线电波
2025-05-12 20:00:30
NBA乐透抽签:独行侠1.8%概率爆冷获状元签 马刺榜眼签76人探花签

NBA乐透抽签:独行侠1.8%概率爆冷获状元签 马刺榜眼签76人探花签

罗说NBA
2025-05-13 07:40:24
跟腱撕裂!塔图姆重伤+坐轮椅退场,医学专家:或缺席25-26赛季

跟腱撕裂!塔图姆重伤+坐轮椅退场,医学专家:或缺席25-26赛季

球童无忌
2025-05-13 11:22:29
新《射雕》黄蓉一上线,观众坐不住了,这颜值欧阳克能一见钟情?

新《射雕》黄蓉一上线,观众坐不住了,这颜值欧阳克能一见钟情?

联友说娱
2025-05-12 09:32:27
两个牛马悲哀的一生,哀民生之多艰

两个牛马悲哀的一生,哀民生之多艰

吴女士
2025-05-13 10:52:04
单节22分!森林狼彻底爆发,勇士恐怕等不到库里回归

单节22分!森林狼彻底爆发,勇士恐怕等不到库里回归

德译洋洋
2025-05-13 12:50:57
盒马鲜生“无抗蛋”检出兽药残留超标: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

盒马鲜生“无抗蛋”检出兽药残留超标: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

和讯网
2025-05-12 21:07:07
离谱!运城一村浇地180元/小时,农民直呼小麦就是干枯也不敢浇啊

离谱!运城一村浇地180元/小时,农民直呼小麦就是干枯也不敢浇啊

火山诗话
2025-05-13 06:54:46
对抗两个月,李嘉诚服软!

对抗两个月,李嘉诚服软!

钧言堂
2025-05-13 11:38:43
网传重庆三峡学院的招标文件被曝光!17项要求,预算90万没毛病…

网传重庆三峡学院的招标文件被曝光!17项要求,预算90万没毛病…

火山诗话
2025-05-13 06:17:45
货车夜晚被2.5米限高栏“削顶”,司机受伤,交通局:设有通告司机没留意

货车夜晚被2.5米限高栏“削顶”,司机受伤,交通局:设有通告司机没留意

大风新闻
2025-05-12 18:57:22
炸锅了!香港行山擅移标距柱!这名内地男子惹上大事了...

炸锅了!香港行山擅移标距柱!这名内地男子惹上大事了...

港港地
2025-05-13 09:02:20
姚明女儿近照曝光!14岁身高近2米,体重近200斤,不打篮球可惜了

姚明女儿近照曝光!14岁身高近2米,体重近200斤,不打篮球可惜了

八星人
2025-05-12 16:20:48
一支“22元钢笔”,让家长气到睡不着觉,眼界低比贫穷更可怕

一支“22元钢笔”,让家长气到睡不着觉,眼界低比贫穷更可怕

熙熙说教
2025-05-12 20:46:16
好家伙!贾玲《转念花开》未上映就差评一片,观众理由出奇一致

好家伙!贾玲《转念花开》未上映就差评一片,观众理由出奇一致

头号剧委会
2025-05-13 00:29:33
光刻机“闹剧”结束了!荷兰正式宣布,人民日报的呼吁该重视了

光刻机“闹剧”结束了!荷兰正式宣布,人民日报的呼吁该重视了

谷盟
2025-05-13 10:08:42
哈佛医生来上海做了八台手术,中国顶级医院的医生都汗颜!

哈佛医生来上海做了八台手术,中国顶级医院的医生都汗颜!

霹雳炮
2025-05-12 22:49:21
2025-05-13 13:11:00

头条要闻

海南牌照救护车在西藏墨脱无任务拉警笛 当地警方回应

头条要闻

海南牌照救护车在西藏墨脱无任务拉警笛 当地警方回应

体育要闻

离开曼联,他在马拉多纳的城市成为明星

娱乐要闻

黑粉挑事,林宥嘉怒怼?分手见人品

财经要闻

蔚来去年平均赊账197天 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中美达成关税共识 美七巨头市值暴涨6万亿

汽车要闻

或2027年发布 全新宝马1系假想图曝光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游戏
亲子
公开课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地平线5》推出新涂装庆祝登PS5:蓝绿拼接玩家秒懂

亲子要闻

宝宝双手复杂多并指,妈妈希望能让小手变好看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