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探索新闻 > 正文

研究发现土壤中捕获的碳会再次排放到大气中

0
分享至
核心提示:近日,植物学家和科学家研究发现土壤中已被捕获的碳将会再次释放到大气层中,从而成为碳排放的一个来源。这一发现被认为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过去和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

据《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学家和比利时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小组确认,土壤中已被捕获的碳将会再次释放到大气层中,从而成为碳排放的一个来源。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过去和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该成果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或成土母质在外力(水、风)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尽管早先的研究发现,在土壤侵蚀过程中可以将碳埋藏于土壤中,其作用类似于碳汇或碳存储。但是,该研究小组发现,这些碳汇中的一部分仅是暂时性的。

论文共同作者之一、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学教授约翰·希克斯指出:“这是我们发现的全球碳循环的一部分。碳源在哪里,碳汇又在哪里?在某种程度上土壤侵蚀是碳汇,但正如我们所发现的那样,它同样也能成为一种碳源。”

据研究人员估算,在土壤侵蚀过程中被埋藏的碳,大约有50%在500年之内会重新释放到大气层中。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这一过程加快,因为气候变化能够加速土壤分解的速度,进而加速碳的释放。

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放射性碳和激光断代技术,计算出过去6000年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2000年)比利时Dijle河沿岸土壤所捕获的碳量,以及由土壤再次释放到大气层中的碳量。如此长时间跨度使研究人员能够发现被土壤捕获的碳再次进入到大气层的渐进过程。自工业革命以来的150年间所发生的农业耕地流转,是历史上造成全球土壤侵蚀的最主要原因,研究人员所设计的6000年时间框架将这段重要时期完全囊括。研究人员认为,过去150年间由于农业的发展而被捕获于土壤中的大部分碳,目前依然没有被释放到大气层中,但这将是未来碳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

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戈尔塔·范斯塔登指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农业土地的流转,早期存储于土壤和植物中的碳已有大约一半释放到大气层中。”希克斯则强调,采用免耕或少耕的方法可以使土壤侵蚀最小化,而利用覆盖作物栽培则可以确保土壤不处于裸露状态。

论文的主要作者、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克瑞斯托夫·范·奥斯特指出:“我们需要弄清楚碳来自哪里、它以何种方式释放或者被捕获,以便确定合理的、成本合算的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来自:中国科技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很奇怪,天水铅中毒事件为啥都是自媒体在盲猜,却没有记者去采访

很奇怪,天水铅中毒事件为啥都是自媒体在盲猜,却没有记者去采访

笔杆论道
2025-07-12 11:26:29
大满贯男单4强诞生!张本智和4-2猛将,王楚钦、林诗栋对手出炉

大满贯男单4强诞生!张本智和4-2猛将,王楚钦、林诗栋对手出炉

知轩体育
2025-07-12 13:37:07
媒体人:主帅比卢普斯对着杨瀚森连说好几遍“干得好瀚森”

媒体人:主帅比卢普斯对着杨瀚森连说好几遍“干得好瀚森”

懂球帝
2025-07-12 14:03:17
混双颁奖礼:林钟勋 申裕斌罕见严肃明显不服,林诗栋成熟 蒯曼偷

混双颁奖礼:林钟勋 申裕斌罕见严肃明显不服,林诗栋成熟 蒯曼偷

郝小小看体育
2025-07-12 14:18:57
台湾全民发钱,每人现金10000元

台湾全民发钱,每人现金10000元

星岛记事
2025-07-12 08:25:02
这条吃相难看的新闻,每一行都写满了讽刺

这条吃相难看的新闻,每一行都写满了讽刺

清书先生
2025-07-11 17:52:55
女子车祸瘫痪男友发声:三观不合,她为钱无所不用其极,接受判决

女子车祸瘫痪男友发声:三观不合,她为钱无所不用其极,接受判决

娱乐看阿敞
2025-07-11 09:15:04
中美外长吉隆坡之会,反映了什么情况?

中美外长吉隆坡之会,反映了什么情况?

新民周刊
2025-07-12 09:04:39
反转!驾车致女友截瘫,男方首发声,还原事发全程,女生罪有应得

反转!驾车致女友截瘫,男方首发声,还原事发全程,女生罪有应得

振华观史
2025-07-11 10:03:35
澳总理坚持先访华,并执意索要达尔文港?中方一句话将其打回现实

澳总理坚持先访华,并执意索要达尔文港?中方一句话将其打回现实

古事寻踪记
2025-07-11 08:37:52
29万人逃离湖南,22万人离开吉林!人口大迁徙中,谁是最后赢家?

29万人逃离湖南,22万人离开吉林!人口大迁徙中,谁是最后赢家?

阿伧说事
2025-07-12 11:43:29
“715万建牛郎织女雕塑”调查两年仍无结论?平顶山市纪检部门回应:涉及保密

“715万建牛郎织女雕塑”调查两年仍无结论?平顶山市纪检部门回应:涉及保密

AHTV第一时间
2025-07-12 15:18:45
上海一求职者询问双休遭HR辱骂歧视:睡得像猪、非名校、咒嫁不出去,公司回应:没义务告诉你

上海一求职者询问双休遭HR辱骂歧视:睡得像猪、非名校、咒嫁不出去,公司回应:没义务告诉你

极目新闻
2025-07-11 19:44:39
突发!天津大悲禅院方丈达云法师离世,享年51岁,死因曝光

突发!天津大悲禅院方丈达云法师离世,享年51岁,死因曝光

阿伧说事
2025-07-12 09:47:56
高铁一女乘客脱鞋搭桌板上晾脚

高铁一女乘客脱鞋搭桌板上晾脚

观威海
2025-07-12 07:41:35
拓蜜狂吹杨瀚森:已是队史前5有他哪还用老詹?他+利拉德?

拓蜜狂吹杨瀚森:已是队史前5有他哪还用老詹?他+利拉德?

直播吧
2025-07-12 12:48:39
顶流!NBA官方发杨瀚森助攻集锦 多家美媒纷纷转发

顶流!NBA官方发杨瀚森助攻集锦 多家美媒纷纷转发

直播吧
2025-07-12 13:00:19
2025暑期保护月取消,国产片3连扑,观众集体倒戈,进口片杀疯了

2025暑期保护月取消,国产片3连扑,观众集体倒戈,进口片杀疯了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07-10 15:57:21
曝宗庆后有3个私生子,最小才8岁都是美国国籍,知情人发声!

曝宗庆后有3个私生子,最小才8岁都是美国国籍,知情人发声!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7-12 14:34:33
6岁男童误吞遥控器电池获赔2.87亿元

6岁男童误吞遥控器电池获赔2.8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2 00:40:10
2025-07-12 16:52:49

头条要闻

"715万建牛郎织女雕塑"调查2年无结论 河南平顶山回应

头条要闻

"715万建牛郎织女雕塑"调查2年无结论 河南平顶山回应

体育要闻

夏联-开拓者大胜勇士 杨瀚森首秀10+4+5+3帽

娱乐要闻

鹿晗账号解禁后首晒自拍,涨粉超400万

财经要闻

中国超半数城市人口下滑,什么信号?

科技要闻

Kimi深夜整活,开源了首个万亿参数模型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时尚
数码
健康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题不算很难,就是很多同学解题过程比较复杂,容易出错

买包的尽头是帆布包?她花几十块拿下女明星同款

数码要闻

六边形全能游戏战士降临,一文看懂机械师BW2025硬核新品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