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探索3月29日报道 近日,全球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在非洲正式成立,其面积几乎同意大利国土面积相当,并且整片保护区横跨非洲五个国家,分别是博茨瓦纳、安哥拉、纳米比亚、赞比亚以及津巴布韦。
据悉,“卡万戈赞比西跨境保护区”(Kavango Zambezi Transfrontier Conservation Area,KAZA,以下简称卡扎)占地1.09亿英亩,完全投入使用之后,其将包括36个国家公园。此外,保护区内还建设有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区及旅游区。卡扎保护区的成立不仅同非洲五国政府的支持密切相关,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也为保护区的成立提供了不少技术及财政支持。
世界自然基金会卡扎项目纳米比亚分部的负责人丽萨·斯蒂尔(Lisa Steel)表示:“卡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前所未有的壮举,五个国家为了共同的愿望一起行动起来,为非洲的野生动物创造了生存的家园。”
据悉,除了安哥拉,此次参与建设卡扎自然保护区的其他四个国家在保护野生生态环境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早已令世人瞩目,他们对于野外观光产业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也取得了不错效果。杜克大学生态保护学家斯图亚特·皮姆(Stuart Pimm)表示:“就生态旅游产业而言,卡扎保护区的建立会对整片区域带来不小的经济利益。”
目前约有32.5万头大象生活在卡扎自然保护区,占全非洲大象总数的44%。不过,因自然保护区的划定,也造成了一些负面事件,例如那些生活在人类居住区附近的大象就经常会跑到农田里破坏庄稼,损害农作物。因而,如何解决人和动物之间的生存矛盾也是卡扎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之一。
同时,如何防止偷猎行为也是卡扎自然保护区所必须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开普敦大学波西费兹帕特里克学会(Percy Fitzpatrick Institute)的鸟类学家及自然资源保护者史蒂夫·博伊斯(Steve Boyes)表示:“卡扎保护区不断增加的偷猎行为会是一项长久性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极力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完善他们的生活设施,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投入更多,并且积极加强实施反偷猎措施。”(残剑)